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聊红槐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苗木培育、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聊红槐在山东省内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aohong槐 in Liaoche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聊红槐是一种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的树种,其栽培技术规程DB3715/T 68-2024为规范聊红槐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木选择
该规程明确要求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苗木。具体表现为苗木高度应在1.2米以上,地径达到1.5厘米左右,根系完整且须根发达。这样的苗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土壤环境并快速成活。
二、整地与施肥
规程指出,种植前应深翻土地30-40厘米,并结合深耕施入基肥。推荐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同时配合使用磷酸二铵20-30公斤作为追肥。这种施肥方式既能改良土壤结构,又能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促进聊红槐的健康生长。
三、栽植密度
根据规程建议,聊红槐的栽植株行距以3米×4米为宜,即每亩种植约56株。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便于后期管理和采收。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适当调整间距。
四、水分管理
规程强调要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确保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之间。同时提倡采用滴灌或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五、修剪整形
为了培养良好的树形和提高产量,规程提出每年春季萌芽前进行一次重剪,去除枯枝、病虫枝以及过密枝条。秋季落叶后则需轻剪,保留主干和主要侧枝,形成合理的树冠结构。通过科学修剪可以有效控制树势,增强通风透光条件,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以上是DB3715/T 68-2024中关于聊红槐栽培技术的一些重要规定及其深度解析。遵循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聊红槐的栽培成功率,还能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