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莴笋的分级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莴笋的生产、加工、流通及质量安全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ettuce Grading and Prod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莴笋分级与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DB3713/T 333—2024)是由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莴笋的分级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优质莴笋:指符合特定质量要求的莴笋产品,包括外观、色泽、口感等方面。
- 分级:根据莴笋的大小、重量、形状等物理特性进行分类的过程。
分级标准
- 一级:要求莴笋长度在25cm以上,直径不低于4cm,无明显病斑、虫害,色泽鲜绿。
- 二级:长度在20cm至25cm之间,直径在3cm至4cm之间,允许轻微病斑或虫害。
- 三级:长度在15cm至20cm之间,直径在2cm至3cm之间,病斑或虫害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0%。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
# 种子选择
- 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 确保种子来源可靠,避免使用未经认证的种子。
# 栽培管理
- 土壤准备: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施足基肥。
- 种植密度:合理安排种植间距,一般行距为40-50cm,株距为25-30cm。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需水量较大。
# 病虫害防治
-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间作等方式预防病虫害。
- 化学农药使用应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 收获与储存
- 在适宜时期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品质。
- 储存环境温度控制在0-4℃,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防止冷害和腐烂。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莴笋分级与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不仅明确了产品质量标准,还涵盖了从种子选择到最终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要点,对于提升莴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