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口鱼工厂化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场地与设施要求、亲鱼选择与培育、人工催产、孵化管理、苗种培育及病害防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口鱼工厂化繁育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dustrial Breeding of Rhinogobi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口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工厂化繁育技术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DB3713/T 329—2024 马口鱼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对马口鱼的繁殖环境、亲本选择、繁殖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亲本选择是繁育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要求亲鱼需来源于无污染水域,体质健壮且无明显病害。具体而言,雌性亲鱼体长应在10cm以上,体重约5g;雄性亲鱼体长应在8cm以上,体重约4g。这一规定确保了亲鱼具备良好的生殖能力,为后续繁育奠定了基础。
水质控制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标准明确要求水源应符合GB/T 11607的规定,水温保持在18-25℃之间,pH值维持在6.5-8.5范围内。同时,溶解氧浓度不得低于5mg/L,氨氮含量不得超过0.2mg/L。这些指标的设定充分考虑了马口鱼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饲料投喂是保证亲鱼健康和产卵的重要措施。标准建议采用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的配合饲料,并辅以新鲜小鱼虾作为补充。每日投喂量应占亲鱼体重的2%-4%,分早晚两次进行。此外,在繁殖前两周需增加投喂量至5%-7%,以促进性腺发育。
孵化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标准指出孵化池面积宜控制在10-2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60-80厘米。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受精卵数量不超过3万粒,同时配备循环过滤系统以保持水质清洁。孵化期间水温应稳定在20-28℃范围内,光照强度维持在1000-2000勒克斯。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范,可以显著提升马口鱼工厂化繁育的成功率,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