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要求、分类标准、收集与运输、处置方式、宣传培训及监督考核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公共机构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Living Waste Classification in Public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317—2024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生活垃圾的分类类别及具体含义。本标准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并对每类垃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例如,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资源再利用价值。有害垃圾则涵盖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这类垃圾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其次,在分类投放环节中强调了规范化操作流程。要求公共机构设置足够的分类收集容器,并确保标识清晰可见。同时规定,各类垃圾应当按照规定的频次和时间进行收集运输,避免混装混运现象的发生。此外,还提倡采用智能化设备辅助分类投放工作,提高分类准确率。
再者,关于分类收集与运输的规定也十分详尽。本标准指出,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应分别由专业队伍进行收集,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密闭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对于厨余垃圾而言,需及时清运并送至指定处理设施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置。
最后,在监督管理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公共机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增强员工意识;同时还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主动公开相关信息接受评议反馈。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共同促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DB3713T 317—2024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公共机构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