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树嫩枝扦插繁育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插穗准备、扦插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茶树嫩枝扦插繁育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a Plant Young Shoot Cuttings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322—2024 茶树嫩枝扦插繁育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关于茶树嫩枝扦插繁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茶树嫩枝扦插繁育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科学规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以下选取其中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是扦插基质的选择与处理。标准中规定扦插基质应选用通气性、保水性良好的材料,如珍珠岩、蛭石或沙壤土等。基质在使用前需经过消毒处理,确保无病菌和害虫。具体做法是将基质堆放于阳光下暴晒两天,或者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基质并密封两天后再通风晾干。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插穗感染病害,提高成活率。
其次是插穗的选择与处理。标准要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控制在8-12厘米之间,保留2-3片叶片。插穗下端剪成斜面,上端剪平。插穗剪好后立即放入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10-12小时,以促进生根。值得注意的是,插穗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免失水影响生根效果。
再者是扦插操作的具体要求。标准指出扦插时要保持基质湿润,将插穗插入基质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至1/2。扦插完成后要浇透水,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当插穗长出新叶后逐步减少遮阴时间,直至完全撤去遮阴物。
最后是苗期管理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要定期检查基质湿度,保持适度湿润。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促进幼苗生长。及时清除杂草和病弱苗,避免养分浪费。当幼苗长到10厘米以上且有3-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前一周停止施肥,适当控水,增强幼苗抗逆性。
总之,《DB3713T 322—2024 茶树嫩枝扦插繁育技术规程》从基质准备、插穗选择、扦插操作到苗期管理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为茶树嫩枝扦插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能够显著提高茶树扦插繁殖的成功率,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