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景三维数据接口及服务发布的相关技术要求,包括数据组织、接口设计、服务功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实景三维数据的生产、管理和服务发布等环节。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al-scene 3D Data Interface and Service Pub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340—2024实景三维数据接口及服务发布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实景三维数据的接口设计与服务发布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数据格式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所有交换的数据应采用国际通用的开放格式如CityGML、LAS等。这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点云数据还是模型数据都需转换为这些标准化格式,以确保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例如,对于激光雷达采集的数据,必须转换为LAS格式存储,并且要包含完整的元信息,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接口设计原则
接口的设计应当遵循RESTful架构风格,提供GET、POST、PUT、DELETE四种基本操作方法。其中,GET方法用于查询资源,POST方法用于创建新资源,PUT方法用于更新已有资源,而DELETE方法则用于删除指定资源。此外,每个接口都需要定义清晰的操作描述文档,包括输入参数、输出结果以及可能发生的错误情况,这有助于开发者快速理解和使用这些接口。
安全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标准提出了使用HTTPS协议来加密通信内容的要求。同时,还建议实施身份认证机制,比如OAuth2.0或JWT(JSON Web Token),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另外,对于大规模数据下载请求,应该设置合理的速率限制,防止服务器过载。
性能优化策略
考虑到实时性需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标准特别强调了性能优化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缓存技术减少重复计算量;合理规划数据库索引结构提高检索效率;利用负载均衡技术分散流量压力等。通过上述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以上就是对《DB3713T 340—2024实景三维数据接口及服务发布技术规范》中部分核心条款的详细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景三维技术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