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能源监管服务数字化平台的通用数据治理规范,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质量控制和安全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开展能源监管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与运营的相关单位。
Title:General Data Governance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Supervision Service Digital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M52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85-2024能源监管服务数字化平台通用数据治理规范》为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以下选取了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数据采集部分,规范指出“数据采集应确保原始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意味着在采集过程中,不能对原始数据进行任何人为修改或添加,同时要保证所有相关信息都被完整记录下来,避免遗漏。例如,在电力负荷监测中,每一时刻的用电量都应当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不得有虚报或者隐瞒现象。
其次,在数据存储环节,“数据存储应具备长期保存能力,并定期备份以防止丢失。”这一要求强调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长期保存不仅包括物理介质上的持久性,还涉及到技术上的兼容性,即未来即便硬件设备更新换代,也能顺利读取历史数据。定期备份则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等导致的数据损坏风险。
再者,对于数据共享与开放,“数据共享需遵循最小化原则,仅提供实现特定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此条规定旨在保护个人隐私及商业机密。当不同部门间需要交换数据时,应当只传递完成任务所需的基本信息,而尽量减少无关内容的暴露。比如,在跨区域电网调度协作中,只需告知对方本地区的关键指标值即可,无需披露详细的用户消费习惯等敏感资料。
最后,有关数据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校验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数据。”良好的校验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数据质量水平。可以通过设置逻辑规则来自动筛查异常值,比如某时间段内的用电量突然大幅波动就可能存在问题;另外也可以通过人工审核的方式进一步确认数据的真实性。一旦发现问题数据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以免影响后续分析决策。
以上是对DB14T 3185-2024中几个核心条款的深入剖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