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育白牛的品种特征、鉴定方法、繁育技术要求和养殖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辽育白牛的品种选育、生产繁育及养殖管理。
Title:Liaoyu White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909-2024 辽育白牛》标准对辽育白牛的品种来源、体型外貌特征、生产性能指标、选种选配及饲养管理等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来源与遗传资源保护
标准明确指出辽育白牛是以中国黄牛为基本素材,引入西门塔尔牛等优质品种改良而成的乳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要求在育种过程中注重保持其特有的遗传特性,禁止使用外来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以确保辽育白牛独特的基因库不受破坏。
二、体型外貌特征
根据标准要求,辽育白牛应具备典型的乳肉兼用型体型结构。成年母牛体高应在135cm以上,体长160cm以上,胸围185cm以上;公牛体高不低于145cm,体长175cm以上,胸围205cm以上。被毛颜色为白色或浅黄色,头部和四肢下部允许有少量黑色斑块。头宽额广,角较短且向内弯曲,鼻镜呈粉红色,四肢粗壮结实。
三、生产性能指标
标准规定了辽育白牛的生产性能目标值:305天泌乳量应达到5000kg以上,乳脂率不低于4.0%;母牛初情期平均年龄控制在16月龄以内,产犊间隔不超过14个月;屠宰率不低于65%,眼肌面积不小于80cm²,瘦肉率不低于58%。这些指标为科学评估辽育白牛的生产性能提供了依据。
四、选种选配技术
标准强调采用后裔测定和同胞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种,要求核心群繁殖母牛的综合指数不低于120分。在选配方面提倡同质选配,优先选用遗传基础良好、生产性能突出的个体作为种公牛。同时鼓励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确保每头牛的血统可追溯。
五、饲养管理要点
标准提出了辽育白牛的饲养管理规范:饲料结构应多样化,精粗料比例控制在40:60左右;日粮中蛋白质含量维持在12%-14%之间;饮水要清洁充足,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加强通风降温。此外还要求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及时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确保牛群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