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韭菜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与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日光温室韭菜的绿色生产。
Title: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Vegetables - Part 10: Lee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416.10-2024《日光温室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第10部分:韭菜》是一项专门针对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韭菜绿色生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环境要求、种苗选择、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提高韭菜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实现绿色环保的生产目标。
以下是对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解读:
一、环境条件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韭菜生产的日光温室应当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能够有效调节温度与湿度。具体来说,温室内的最低气温不应低于5℃,最高气温不宜超过30℃。此外,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5%之间,以确保韭菜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这不仅有助于促进韭菜健康生长,还能防止因极端气候条件导致的质量下降或病害发生。
二、种苗选择
关于种苗的选择,《规程》强调了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的重要性。同时要求种苗必须经过严格检疫,确保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对于种苗来源也有明确规定,建议优先考虑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育苗基地提供的产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种苗质量,为后续栽培打下坚实基础。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规程》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合理密植(每平方米种植密度建议控制在100株左右),适时浇水施肥,以及定期松土除草等措施。特别提到,在韭菜进入旺盛生长期时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增强植株抵抗力并促进营养积累。另外还特别强调了灌溉方式的选择,推荐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技术,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避免土壤板结现象的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规程》,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例如,在发现初期症状时应及时采取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成虫或者生物制剂进行治疗。而对于确实需要用药的情况,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以上只是对部分核心内容进行了概述性分析,实际上整部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和技术要点。希望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共同推动我国农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