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猕猴桃气象服务的技术要求,包括气象监测、灾害预警、气候适宜性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猕猴桃种植区域的气象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Kiwifruit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2T 048—2024《猕猴桃气象服务技术规范》是贵州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猕猴桃种植过程中气象服务的技术要求,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猕猴桃生长发育期气象监测要素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
解读: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受气候条件影响显著,这些基本气象要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猕猴桃的开花结果、果实膨大及成熟等关键阶段。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促进花芽分化,而过多或过少的降水则可能导致落花落果。
【4.2】猕猴桃萌芽期应关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时间节点,此时期内需确保土壤水分充足。
解读:猕猴桃萌芽期对温度较为敏感,当气温达到一定水平时,猕猴桃开始萌动生长。此时若出现低温冻害,会严重影响萌芽率和幼苗健壮度。同时,充足的土壤水分能够保证新梢正常抽发,为后续生长奠定基础。
【5.3】猕猴桃花期预报应提前7天发布,并结合未来一周天气趋势提供相应的农事建议。
解读:猕猴桃花期是猕猴桃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此期间需要良好的授粉条件以确保坐果率。气象部门需根据历史资料与当前观测数据制作花期预报,及时向农户通报可能影响授粉的天气状况(如大风、暴雨),指导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
【6.2】果实膨大期需加强高温干旱预警,在极端天气发生前采取灌溉降温等防护措施。
解读:猕猴桃果实膨大期对水分需求较大,如果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会导致果实发育不良甚至脱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比如利用喷灌系统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地表温度,减少蒸发量,保障果实正常生长。
【7.1】收获期应依据品种特性确定最佳采摘时间,避免因早采而降低品质。
解读: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具有各自独特的风味特点,其最佳采摘时间也有所不同。气象服务可以结合成熟度指标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帮助种植户合理安排采收计划,既保证经济效益又维护品牌声誉。此外,还需注意避开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确保运输安全。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全面掌握还需深入学习整个文件。希望本文能为广大从事猕猴桃生产的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