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中小学食堂在场所布局、设施设备、人员管理、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所有中小学校的食堂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anteen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3413T 0040-2024 中小学食堂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中小学食堂管理的地方标准,旨在保障学生用餐安全与健康。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关于食品原料采购
标准中明确要求学校食堂应建立严格的食品原料采购制度。这包括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每次采购都需记录详细的进货信息,如日期、数量、品种等,确保可追溯性。此外,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同时要避免使用含有非法添加物的产品。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食品加工操作
在食品加工环节,标准强调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以及操作人员的卫生习惯。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才能上岗,并且在工作期间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保持个人清洁。加工过程中要遵循生熟分开的原则,防止交叉污染。对于刀具、砧板等工具也要做到专物专用,定期清洗消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餐饮具清洗消毒
餐饮具的清洗消毒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标准规定,所有用于盛装直接入口食品的餐具都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和高温消毒后方可使用。推荐采用物理方法如蒸汽、煮沸等方式进行消毒,必要时辅以化学消毒剂。同时,还应配备足够的专用清洗池,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突发状况,标准还特别提出了应急预案的要求。学校应当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流程,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迅速采取行动,包括停止供餐、隔离可疑食品样本、协助医疗救治等。此外,还需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情况,配合调查处理,查明原因并整改到位,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 3413T 0040-2024 中小学食堂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提升中小学食堂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吃得放心、家长安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