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GS1标准的食品可追溯控制点及一致性准则,包括基本要求、控制点设置、数据采集与管理、一致性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相关机构建立和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
Title:Control Points and Conformity Criteria for Food Traceability Based on GS1 Stand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24-2024《基于GS1标准的食品可追溯控制点及一致性准则》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采用GS1全球统一编码体系,规范食品行业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的信息采集与传递,实现食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性。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多个核心术语,如“可追溯性”、“控制点”、“一致性准则”等。其中,“可追溯性”被定义为“通过记录和标识手段,能够追踪产品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这一定义强调了通过记录和标识来确保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透明度和责任追溯能力。
控制点设定原则
标准指出,控制点应设置在食品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以及销售等阶段。每个控制点都需具备明确的数据采集要求,例如批次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并且这些数据必须符合GS1编码规则。此外,还要求各控制点间的信息流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以确保整个链条上的信息无缝对接。
数据采集与管理
关于数据采集,标准特别强调了实时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所有录入的信息真实可靠。同时,鼓励使用电子标签(EPC)、二维码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对于数据存储,则建议采用云平台或者区块链技术,不仅便于长期保存,还能有效防止篡改。
一致性准则
一致性准则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它规定了不同系统之间交换数据时应遵循的标准格式和技术规范,比如XML文件结构、API接口协议等。这意味着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零售商,只要按照该准则操作,就能实现彼此间的无障碍沟通。这大大降低了跨企业合作的技术门槛,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协同发展。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落实上述要求,企业需要首先完成内部流程梳理工作,识别出自身业务流程中的潜在风险点,并据此调整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其次,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全员对食品安全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水平。最后,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活动,检查各项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GS1标准的食品可追溯控制点及一致性准则》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食品供应链体系。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共同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向着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