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目湖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分级与实物标准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溧阳市范围内生产的天目湖白茶的质量分级及相关要求。
Title:Quality Grading of Tianmulake White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264-2024《天目湖白茶质量分级》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用于规范天目湖白茶的质量分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茶叶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天目湖白茶的原料必须来源于特定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茶园。茶叶采摘时间限定在每年清明节前后至谷雨前,这一时间段内采摘的鲜叶品质最佳。此外,对于鲜叶的要求包括芽头饱满、均匀,无病虫害,且不得使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原料。
加工工艺
天目湖白茶采用传统的萎凋和干燥工艺。萎凋过程中,鲜叶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与温度,以确保其自然萎凋而不失风味。干燥环节则需控制好温度,避免高温破坏茶叶中的活性成分。整个加工过程强调手工操作为主,机械辅助为辅,以保证成品茶的独特香气和口感。
质量分级
根据茶叶的外观形态、色泽、香气、滋味以及叶底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将天目湖白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特级茶要求外形细嫩匀整,色泽翠绿光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完整柔软,呈黄绿色。一级和二级茶相应降低对上述指标的要求,但仍需达到一定的品质标准。
检验方法
为了确保分级结果准确可靠,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感官审评方法。包括取样、称重、冲泡、观察等多个步骤,并给出了具体的评分细则。例如,在评价香气时,要求审评人员闭盖5分钟后开盖嗅闻,判断香气是否纯正、浓郁;在评估滋味时,则需注意茶汤入口后的层次感及回味情况。
标志包装运输
产品应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号等信息,并附有地理标志标识。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避免剧烈震动影响茶叶品质。
以上内容是对DB32/T 1264-2024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你了解天目湖白茶的质量分级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