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岷江冷杉天然林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岷江冷杉天然林的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Abies faxoniana Natural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2T 95-2024 岷江冷杉天然林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岷江冷杉天然林的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监测范围与内容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监测的地理范围应涵盖岷江流域内所有天然分布的岷江冷杉林区,并要求对林分结构、生长状况、健康状态以及生态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在具体操作中,需设置固定样地并定期记录数据,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由多个维度构成:首先是生物量指标,包括单木胸径、树高及冠幅等参数;其次是生态效益指标,如土壤保持能力、水源涵养功能等;再次是经济价值指标,考虑木材产量及其潜在利用价值。此外还设置了保护意义指标,强调物种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重要性。
三、监测频率与方法
标准建议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调查,特别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最佳时间点的选择。对于特定项目可以增加频次以获取更精确的数据。监测手段上提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影像分析结合实地考察的方式提高效率。
四、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
采集到的所有原始资料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后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当完成初步整理之后,还需要通过统计学模型对结果加以验证,并最终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备案。报告中除了包含基本结论外,还应当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指导今后管理工作。
五、特殊情况下处理原则
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导致森林受损严重时,则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抢险救灾;而对于人为因素造成破坏的情况,则要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恢复植被覆盖度。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开发活动影响长期稳定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这项技术规程的一些重点解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理解其核心思想与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