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甘膦原药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原则、要求、数据收集与处理、计算方法以及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草甘膦原药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Footprint Assessment of Glyphosate Technical Mate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212-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草甘膦原药》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草甘膦原药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定义
标准适用于以甘氨酸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通过亚磷酸三甲酯法或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原药的企业开展碳足迹评价工作。明确了适用范围和采用的方法。
数据收集要求
企业需建立完善的能源消耗记录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源,应按照IPCC指南的要求进行识别,并分类记录各类温室气体排放量。
计算方法
碳足迹计算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涵盖原材料获取、生产过程、运输及最终处置等阶段。其中,生产阶段的能耗数据尤为重要,需要精确测量每一步骤的电耗、煤耗等指标。
碳足迹结果表达
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并按不同功能单位分别表示。例如,每吨产品的碳足迹值应明确标注。
改进措施建议
基于评价结果,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比如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浪费,选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等。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部分内容的概述性解读,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理解标准的所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