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原则、要求、数据收集与处理、计算方法以及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产品碳足迹的量化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Footprint Assessment of Battery Grade Lithium Carbonate and Lithium Hydrox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Z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10 环境保护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208-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电池级碳酸锂 氢氧化锂》标准对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产品的碳足迹评价进行了系统性规定。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关于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评价。明确了适用区域及产品类型,为四川地区相关企业开展碳足迹评估提供了依据。
关于术语和定义:标准对碳足迹、直接排放等核心概念作出明确界定。例如碳足迹是指某一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CO2e。准确理解这些定义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碳足迹数据管理体系,包括原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环节。特别强调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应采用国际认可的方法学进行核算。
关于排放因子数据库:标准推荐使用中国生命周期评价(LCA)数据库中的相关参数,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补充完善本地化数据。这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关于计算方法:对于不同阶段的排放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如原材料获取阶段可按物料衡算法计算,生产过程阶段则需结合实际能耗数据进行测算。还给出了如何将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转换为二氧化碳当量的具体步骤。
关于报告编制:要求报告内容涵盖基本信息、边界确定、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结果分析以及改进建议等方面。特别指出应对主要贡献源进行深入剖析,为企业制定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关于验证与改进:建议定期对碳足迹评价体系进行审查与更新,确保其持续符合最新技术和管理要求。同时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方式降低产品碳足迹水平。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较为重要的部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