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犊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量及相关饲养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牦牛犊牛的科学饲养与管理。
Title: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Yak Cal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360-2024《牦牛犊牛营养需要量》是专门针对青藏高原地区牦牛养殖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牦牛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出发,科学界定了不同阶段牦牛犊牛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量,为牦牛饲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首先在能量需求方面,标准规定了初生至3月龄犊牛维持能量需要量为每千克体重250千焦,而3至12月龄增长阶段的能量需要量则提高到每千克体重300千焦。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犊牛快速生长对能量的需求,同时也确保了其正常代谢活动所需的能量储备。
在蛋白质供给上,标准指出初生至3月龄犊牛粗蛋白需要量占干物质比例为18%,3至12月龄阶段则降低至16%。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犊牛瘤胃功能逐渐完善,自身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因此对饲料中蛋白质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
对于矿物质元素,标准特别强调钙磷比应保持在1.2:1至1.5:1之间,这有助于防止因钙磷失衡引发的骨骼发育障碍。同时要求日粮中锌含量不低于40毫克/千克,铜含量不少于8毫克/千克,以满足犊牛免疫系统发育及造血功能的需求。
此外,维生素A、D3和E的补充也至关重要。标准建议犊牛日粮中维生素A含量维持在3000国际单位/千克以上,维生素D3不少于500国际单位/千克,并适当添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来保护细胞膜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还提出了根据环境温度调整营养供给的原则。例如,在寒冷季节应增加10%-15%的能量供给以抵御低温应激;而在炎热季节则需减少高蛋白饲料比例以防过热影响采食量。
综上所述,DB63/T 2360-2024通过对牦牛犊牛各阶段营养需求的精准量化,为提高牦牛养殖效益、促进高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其他类似生态区域的家畜饲养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