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设施、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与发酵、铺料与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大球盖菇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Wine Cap Mushroom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 DB63T 236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361-2024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技术规范》是一项关于大球盖菇在设施条件下进行栽培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大球盖菇的栽培环境、栽培基质、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质量。
在该标准中,首先明确了栽培场所的选择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例如,标准指出,栽培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到95%范围内。这样的温湿条件能够为大球盖菇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促进其快速生长发育。
其次,在栽培基质的选择上,标准推荐使用稻草、玉米秸秆或木屑作为主要原料,并且需要经过充分腐熟处理。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有效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危害。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基质中氮磷钾比例的重要性,建议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不同种类的有机物来配制营养丰富的培养料。
对于栽培管理部分,则详细规定了播种时间、覆土厚度及水分管理等内容。比如,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春季或秋季,当气温稳定在18℃左右时最为理想;覆土层厚度一般控制在2厘米至4厘米之间;而整个生长期都需要保持适度湿润状态,但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发生。
另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与生物制剂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如设置防虫网阻挡飞蛾进入棚内产卵;定期喷洒自制的辣椒水或者大蒜汁液驱赶害虫;同时也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来捕食蚜虫等害虫。
总之,《DB63T 2361-2024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全面指导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大球盖菇设施栽培工作。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要点,可以有效地提升大球盖菇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