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寺郎胡萝卜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施肥、品种选择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围内古寺郎胡萝卜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Gushilang Carr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古寺郎胡萝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B4109/T 007-2024)是河南省濮阳市针对古寺郎胡萝卜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古寺郎胡萝卜的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古寺郎胡萝卜的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pH值应在6.5-7.5之间,土壤含盐量不得超过0.3%。这一规定强调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对于保证胡萝卜品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土壤条件可以促进胡萝卜根部发育良好,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播种与育苗
标准建议采用直播方式,每亩播种量为2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种前要进行整地施肥,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育苗期要注意控制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15℃。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幼苗健壮成长,为后续栽培打下坚实基础。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幼苗期需水量较少,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则需要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同时,要定期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胡萝卜争夺养分。追肥时优先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调整施肥量。此外,还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销毁,避免病情扩散。
四、采收与贮藏
当胡萝卜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即可采收,通常是在播种后90-120天。采收前一周停止灌溉,以降低水分含量,便于储存。采收后的胡萝卜应尽快分级包装,剔除病虫害损伤的部分。短期存放可采用通风干燥的仓库,温度控制在0-5℃,相对湿度85%-90%。长期贮藏则需要更严格的温控条件,温度维持在-1℃至1℃之间,相对湿度90%-95%。正确的采收和妥善的贮藏方法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保鲜期,保障消费者权益。
五、质量检验
最后,标准明确了产品质量检验的具体内容。包括外观形态、色泽、重量、糖度等多个指标。其中,外观要求根形端正、表皮光滑无裂痕;色泽鲜艳呈橙红色;单个重约150-200克为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8%。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可以确保上市的产品符合既定标准,维护品牌信誉。
综上所述,《古寺郎胡萝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B4109/T 007-2024)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胡萝卜的生产流程,涵盖了从土地准备到最终销售的全过程。遵循该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显著改善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农户而言,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