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鸡笼养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采用笼养方式的肉鸡养殖企业及养殖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ge-rearing of Broil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9T 065-2024《肉鸡笼养技术规程》是河南省濮阳市发布的关于肉鸡笼养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规程要求鸡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环境因素需严格控制。例如,雏鸡阶段适宜的温度为32℃至35℃,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至20℃左右。湿度应保持在55%-65%之间,以防止疾病发生并促进生长。
2. 饲养密度:为了保证肉鸡健康生长,每平方米笼养面积内肉鸡的数量不得超过规定的上限。具体而言,1-7日龄时每平方米不超过80只;8-14日龄减少到60只;之后根据鸡只大小调整密度,确保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空气流通。
3. 饲料与饮水管理:提供全价配合饲料,并保证充足清洁的饮用水供应。饲料配方需符合营养标准,特别是蛋白质含量要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生长性能。同时,定期检查饮水系统,防止污染。
4. 卫生防疫措施: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包括对鸡舍内外环境、用具以及人员进出的消毒处理。疫苗接种计划必须按照规定执行,预防常见传染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记录档案,便于追溯管理。
5. 日常观察与健康管理:每天至少两次巡视鸡群,注意观察鸡的行为状态、采食量及排泄物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如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腹泻等),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请专业兽医诊断治疗。
6. 出栏标准:达到预定体重后即可安排屠宰上市。通常情况下,白羽肉鸡从出生到出栏大约需要42天时间;黄羽肉鸡则可能需要更长周期。出栏前应停止喂料,让肠道内残留物排空,以提高肉品质量。
以上就是对DB4109T 065-2024《肉鸡笼养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析。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养殖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