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感知信息共享应用的基本框架、功能要求、接口规范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感知信息共享的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ercep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pplication - Part 1: Framework for Percep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20T 29.1-2024《感知信息共享应用规范 第1部分:感知信息共享应用框架》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智能交通系统中感知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等环节。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感知信息”、“共享平台”等核心概念。“感知信息”是指通过传感器网络获取的道路交通运行状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位置、速度、流量等信息。“共享平台”则是指用于整合各类感知信息并提供统一服务的信息系统架构。
总体要求
该部分强调了感知信息共享应用应遵循的原则,如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以及互操作性。特别是对于数据安全的要求,明确规定了信息加密传输、访问控制机制等内容,确保敏感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系统组成与功能
标准规定了感知信息共享应用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前端感知设备、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及用户终端四个部分。其中,前端感知设备负责采集原始数据;通信网络承担数据传输任务;数据中心则集中存储、处理这些数据,并向用户提供查询、分析等服务。
数据管理
在数据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数据采集、存储、发布等多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数据采集时需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存储过程中要定期备份以防丢失;发布前须经过审核以确保内容合规合法。
安全保障措施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利益不受侵害,本标准特别重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它建议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保护,并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来限制未经授权人员接触重要资料。
实施建议
最后还给出了实施本规范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比如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以便更好地落实各项技术指标。
以上是对DB5120T 29.1-2024中几个重点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