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西瓜杂交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亲本选择与繁育、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授粉技术、采收及加工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设施条件下西瓜杂交种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ybrid Seed Production of Facility Water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8/T 222-2024《设施西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设施条件下西瓜杂交种子的生产。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并进行详细解读:
5.1 品种选择
原文: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品种,并具备良好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
解读:选择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品种是确保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基础。抗病性强可以减少病害发生概率,提高种植成功率;适应性好则意味着该品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丰产性能保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5.2 播种育苗
原文: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使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后洗净晾干再播种。
解读:种子消毒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步骤之一。高锰酸钾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几率。正确的消毒方法及后续清洗晾干操作同样至关重要,以避免药害影响种子发芽率。
6.1 定植
原文:定植时株距控制在0.6m至0.8m之间,行距为1.5m至1.8m。
解读:合理密植对于促进植株健康生长以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过密会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增加病虫害风险;而过稀则浪费土地资源,难以实现最大收益。因此,依据实际栽培环境调整合适的株行距非常必要。
7.1 授粉管理
原文:人工辅助授粉应在每天上午9时至11时进行,每个雌花授粉一次即可。
解读:西瓜属于异花授粉作物,自然授粉效率较低且不稳定。通过人工授粉可以显著提升坐果率和果实品质。选择清晨时段进行操作是因为此时花粉活力最强,有利于提高授粉成功率。同时注意不要重复多次授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内容摘录与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