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诊断、辨证、治疗和护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儿科和中医科医务人员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疗与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with abdominal type in children
中国标准分类号:ZY 000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CM 1620-2024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中,相较于2018版,新增了“辨证分型与治疗策略”的细化内容,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将“湿热内蕴型”作为独立的辨证分型,并明确了其对应的中药治疗方案。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医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病机认识的深化,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具体的辨证施治依据。
在旧版指南中,“腹痛型”和“脾胃虚弱型”虽有提及,但并未形成系统性的辨证体系,导致部分临床医生在面对复杂病例时难以准确判断病情。新版指南则明确指出,湿热内蕴型多见于起病急、腹痛剧烈、大便黏滞或带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这类患儿常伴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等症状,提示体内湿热之邪已深入脏腑,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在应用该条文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湿热内蕴型的诊断应结合四诊合参,尤其是舌象和脉象的观察至关重要;其次,在治疗上推荐使用清热利湿、解毒消斑的方药,如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可有效缓解腹痛、改善肠道症状;最后,对于湿热较重、病情进展较快的患儿,建议配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TCACM 1620-2024》在辨证分型上的更新,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路径,临床医生应充分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一新标准,以提升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