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硅碳负极材料用多孔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的多孔碳添加剂。
Title:Silicon-Carbon Anode Material Porous Carbon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AMA 1001-2024《硅碳负极材料用多孔碳》标准中,关于“比表面积测定”这一关键指标,新旧版本存在显著变化。在旧版标准中,仅规定了氮吸附法(BET)作为比表面积测定手段,但未对测试条件作出具体要求。
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明确了氮吸附法的测试条件:样品预处理温度为300℃、时间为6小时;测试相对压力范围为0.05至0.35。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硅碳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既能准确反映其孔隙特性,又避免因过高温度导致样品结构破坏。
以某企业生产的硅碳负极材料为例,当采用旧版标准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测试条件,不同实验室测得的比表面积数据偏差较大,影响了产品质量评价的一致性。而在新版标准指导下,通过严格控制测试条件,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可比性,还为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提供了可靠依据。例如,在确定最佳碳源与硅源配比时,技术人员可根据精确的比表面积数据调整活化剂用量,从而有效提升材料的储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