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排水用塑料检查井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镇市政排水工程、建筑小区排水工程中塑料检查井的选用、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Plastic Inspection Chambers in Drainage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排水用塑料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DB32/T 4881-2024)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排水用塑料检查井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设计阶段
5.1.2 材料选择
本条款要求塑料检查井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此外,材料的选择还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特性,以确保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5.2.3 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部分,特别强调了井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规定了井筒直径不得小于300毫米,且井盖承载力需满足C250级的要求。同时,对于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井深设置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比如道路下方的检查井最小埋深为0.8米。
施工阶段
6.1.1 基础处理
基础处理是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在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夯实和平整处理,确保其承载能力达到设计要求。如果遇到软弱地基,则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换填法或桩基础等方式来提高地基稳定性。
6.3.2 连接方式
关于连接方式,标准明确指出采用柔性接口连接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推荐使用橡胶圈作为密封材料,并确保连接部位牢固可靠,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
验收阶段
7.2.1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主要是为了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设计图纸上的规格参数以及是否存在明显的外观缺陷。例如,井壁表面应该光滑平整,无裂纹、气泡等问题;各部件之间的拼接处要紧密吻合,没有松动迹象。
7.3.3 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水密性试验、荷载试验等内容。其中水密性试验是为了验证井体能否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而不发生泄漏;而荷载试验则是评估井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完整性的能力。这些测试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工程的质量评价。
以上只是对DB32/T 4881-2024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与解析,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