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麦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大麦的生产与栽培。
Title:Barley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307T 21-2024大麦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麦的种植管理流程,提升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这一部分强调了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大麦品种。这意味着在种植前需要对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有充分了解,并据此挑选最适宜的品种。例如,在高寒地区应优先考虑耐低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而在病害多发区则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
其次,“播种期确定”明确规定了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的重要性。比如春播一般应在气温稳定回升至5℃以上时进行,而秋播则需确保幼苗能在越冬前达到一定生长量以抵御冬季严寒。此外还提到可以通过覆膜等措施调节地温来提前或延后播种期,从而避开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
再者,“田间管理”部分特别指出要科学施肥灌溉。具体而言,在基肥施用上要求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比例适当;追肥则需依据植株长势灵活调整用量与时期。同时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节约水资源并提高水分利用率。另外还提到定期巡查田块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等常规操作。
最后,“收获与储藏”环节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当穗部90%以上的籽粒变黄且茎秆干枯时即可适时收割;晾晒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暴晒以防裂壳损失;入库储存时要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等情况发生。
这些条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促进大麦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