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河马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措施、药物使用和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黑河马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asitic Diseases in Heihe Hor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黑河马作为重要的畜种,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和生态环境。《DB2311/T 086—2024 黑河马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发布为科学防控黑河马寄生虫病提供了依据。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在药物使用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应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的抗寄生虫药物,并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例如,对于伊维菌素类药物,要求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且不得超量,以避免产生耐药性或残留超标的问题。同时强调了定期轮换用药的重要性,防止病原体形成抗药性。
其次,在预防措施上,标准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清理圈舍、保持环境清洁干燥等。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高发季节,要加强对马匹粪便的处理,及时清除并集中发酵处理,减少中间宿主的数量。此外,还建议实施隔离饲养制度,新引进的马匹需经过检疫确认无寄生虫感染后方可混群。
再者,关于诊断方法,标准推荐采用粪便检查法作为常规手段,通过显微镜观察虫卵或幼虫来判断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当怀疑有特殊类型的寄生虫时,则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特别提到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确诊,提高检测准确性。
最后,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培训教育环节。要求养殖场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防制知识与技能。只有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认知水平,才能确保整个防控体系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DB2311/T 086—2024 黑河马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涵盖了从药物选择到具体操作流程等多个层面的内容,旨在构建一套完整的黑河马寄生虫病管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动物福利,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