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特色气象服务中极光预报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数据处理、服务质量评价及服务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开展极光预报及相关气象服务的机构和人员。
Title:Speci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 Aurora Forecas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103-2024《特色气象服务 极光预报》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极光预报服务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在提升极光预报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极光观测点的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极光观测点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地磁活动水平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具体来说,观测点应位于高纬度地区,远离城市灯光污染,并且具备良好的通信和电力保障条件。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极光预报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数据采集与处理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强调了多源数据融合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不仅要依赖地面观测站的数据,还需要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太阳风监测数据等多种来源的信息。对于数据处理,则要求采用先进的算法模型来剔除噪声干扰,提高数据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极光发生的规律性特征。
预报方法及发布流程
关于极光预报的方法,标准提出了基于物理机制建模与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利用已知的太阳活动周期等信息建立物理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极光事件;其次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某些特定模式下的高概率发生区域。此外,在预报信息发布时需遵循统一格式并及时更新最新情况,以便公众能够获得最准确的服务。
用户需求导向的服务模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特别关注到了用户需求导向的服务模式构建。它鼓励服务提供方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如科研人员、旅游爱好者等)的具体需求,并据此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例如针对游客群体可以开发更加直观易懂的应用程序界面,而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则需要提供更多原始数据和技术支持材料。
总之,《特色气象服务 极光预报》(DB2327T 103-2024)不仅规范了极光预报工作的各个环节,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有助于促进我国极光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广大民众带来了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