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昌图出口花生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昌图地区出口花生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angtu Export Peanu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2112 T 0014—2024 昌图出口花生生产管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昌图地区出口花生生产的规范性文件,旨在提升花生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并满足国际市场要求。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规程明确指出,花生种植基地应选择远离工业区、交通主干道等污染源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确保土壤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为花生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同时减少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残留的风险。此外,灌溉用水需符合GB 5084标准,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保证水源清洁无污染。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规程强调选用经过审定且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并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保持在85%以上。种子处理方面,建议采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拌种,以预防病虫害发生。例如,使用浓度为10%的多菌灵溶液浸泡种子30分钟,可以有效抑制土传病害如黑斑病的发生几率。
三、田间管理措施
规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合理密植(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15000株左右)、平衡施肥以及适时灌溉等内容。特别是在施肥环节,规程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并根据花生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求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例如,在开花下针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有助于促进荚果发育;而在结荚成熟期则需减少氮肥用量以防贪青晚熟现象出现。
四、病虫害综合防治
针对常见病虫害问题,规程给出了详细的防控策略。对于叶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蛴螬类地下害虫,则推荐使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于播种沟内。另外还特别提到要重视农业防治手段的应用,比如轮作倒茬制度能够有效减轻连作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采收与贮藏加工
规程规定当大部分荚果呈现黄白色且荚壳变硬时即可开始收获作业,避免过早或延迟采收影响最终产品质量。收获后应及时晾晒直至含水量降至10%以下再入库储存。仓库内温度宜维持在10℃~1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超过75%,并且每隔一个月检查一次库存情况,发现霉变等问题立即处理。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 2112 T 0014—2024 昌图出口花生生产管控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全面规范了昌图地区出口花生的生产流程,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也为农户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