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地下害虫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草原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Grassland Subterranean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107—2024 草原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草原地下害虫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监测与预警
标准在第5章明确指出,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调查,特别是在春秋季两个关键时期。监测方法包括设置诱捕器和土壤取样检查等手段。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及时掌握地下害虫的发生动态,为后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物理防治
第6章强调了物理防治的重要性。建议使用灯光诱杀成虫,设置高度适宜的频振式杀虫灯,确保每30-50公顷安装一台。同时提倡人工捕捉幼虫,在春秋两季组织人员进行人工挖土检查并清除发现的害虫个体。
三、化学防治
对于化学防治部分,标准在第7章提出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氯氰菊酯乳油等,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次数,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还特别提到不得在开花期喷洒药物,以保护传粉昆虫。
四、生物防治
第8章重点介绍了生物防治的方法。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步甲、蠼螋等来控制地下害虫数量。还可以引入微生物制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它们能够寄生于害虫体内导致其死亡。并且提倡种植具有驱虫效果的植物作为隔离带或覆盖物。
五、生态调控
最后,在第9章关于生态调控的内容里,标准提倡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比如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裸露土地面积;合理轮牧避免过度放牧造成土壤板结;以及构建多样化栖息地吸引有益动物栖息繁衍等措施。
以上就是对《DB64/T 2107—2024 草原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