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应急响应程序、现场处置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质灾害发生时的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行动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n-site Emergency Rescu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083—2024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技术规范》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地质灾害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以下选取了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应急响应与启动
条文内容:当接到地质灾害预警或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赶赴现场。
解读:此条明确了应急响应的时间要求和行动流程。强调了第一时间响应的重要性,确保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减少损失。
5.2 救援队伍组成
条文内容:救援队伍应由地质、工程、医疗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并配备必要的装备。
解读:多元化专业团队的组建是成功救援的关键。不同领域的专家可以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而专业装备则保障了救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1 现场勘查
条文内容:到达现场后,应首先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评估灾害类型及危害程度。
解读:准确的现场勘查是制定有效救援方案的前提。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获取的信息,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理解灾害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7.1 安全防护
条文内容: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装备。
解读:安全防护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健康的保护,也是整个救援行动顺利进行的基础。遵守这一规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次生灾害风险。
8.1 后期处理
条文内容:救援结束后,应对灾区进行全面清理,并做好后续监测工作。
解读:灾后的清理和监测同样重要,它关系到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质量和长远效果。持续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以上只是部分条文的简要解读,实际上该标准涵盖了从预警到救援再到后期处理等多个环节的具体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标准,共同促进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