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盐碱地青贮饲料油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滨海盐碱地区域内青贮饲料油菜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eseed as Silage Feed in Coastal Saline-Alkali 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374-2024《滨海盐碱地青贮饲料油菜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特殊土壤条件下的作物栽培标准,旨在指导在滨海盐碱地区域种植油菜用于制作青贮饲料。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土壤改良与准备:标准强调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要求通过施加有机肥、深翻耕作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具体而言,在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并结合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此外,还建议采用石灰等物质来调节土壤pH值,使其更适宜油菜生长。
2. 品种选择: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及盐碱程度,应选用耐盐碱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油菜品种。例如,可以选择“鲁油系列”或其他经过试验验证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同时,种子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包括晒种、浸种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发芽率和幼苗健壮度。
3. 播种时间和密度控制:合理的播种时间对于保证产量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在春季气温稳定回升至5℃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而秋季则需根据当地实际气象条件灵活调整。关于种植密度,则需要依据土地肥沃情况适当调整株行距,通常每亩种植约1万株左右为宜。
4. 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两大部分。首先,在整个生育期内要密切关注土壤湿度变化,适时灌溉避免干旱影响植株正常发育;其次,定期巡查田块发现病虫害迹象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予以控制,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5. 收获时机与青贮加工:当油菜达到生理成熟阶段(即主茎上部叶片变黄脱落、下部老叶枯萎但中部仍保持绿色)时即可采收。收获后尽快进行青贮处理,将鲜草切短至一定长度后装入密封容器内压实并密封发酵,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作为优质青贮饲料使用。
6. 环境保护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比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妥善处置农业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等。
综上所述,《滨海盐碱地青贮饲料油菜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提供了科学规范化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油菜品质及其作为青贮饲料的价值,同时也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