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沃柑产地环境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及其监测方法和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出口沃柑种植基地的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 of Export-oriented Wampee Origin - DB45T 2924—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出口沃柑产地环境控制和监测技术规范》(DB45/T 2924—2024)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出口沃柑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与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沃柑种植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来说,pH值应在5.5至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5%,全氮含量不低于0.1%,速效磷含量不低于10mg/kg,速效钾含量不低于80mg/kg。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沃柑树体的生长发育以及果实品质的好坏。例如,土壤酸碱度适宜可以促进养分吸收,而有机质含量高则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二、灌溉水质要求
灌溉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沃柑的品质。标准指出,灌溉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不得超过30mg/L,悬浮物浓度不超过50mg/L,总大肠菌群数小于或等于3个/L,且不得含有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等。这表明在选择灌溉水源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确保水质清洁安全。
三、空气质量要求
对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也有严格限制。比如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5mg/m³,氟化物的日平均浓度不得超过0.02mg/m³。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果树免受大气污染的影响,并保障最终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四、监测频率与时点
为了有效掌握产地环境状况,标准明确了不同项目的监测频率。土壤pH值每两年检测一次;土壤养分每年春季采样分析;灌溉水则要求每月至少检测一次,特别是在施肥前后更要加强监控。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如遭遇极端天气事件后也需要及时开展应急监测。
五、记录保存
所有监测数据都必须妥善记录并长期保存,以便追溯查询。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采样时间地点、检测项目结果、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等信息。这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出口沃柑产地环境控制和监测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对沃柑生产基地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管理要求,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