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质量的管理要求、管理流程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在公共数据质量管理中的规划、实施与评估。
Title:Public Data -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426-2024公共数据 数据质量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公共数据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从数据质量的定义、管理流程到具体实施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下面我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数据质量的定义,标准中指出数据质量是指数据在特定用途中的适用性。这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等关键属性。这意味着在使用数据时,不仅要关注数据是否正确无误,还需要确保数据是完整的,没有遗漏任何必要的信息,并且在不同系统间保持一致性。同时,数据的更新频率也要符合实际需求,保证其时效性,以及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或篡改。
其次,在数据质量管理流程方面,标准要求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包含数据质量计划的制定、数据质量评估、问题识别与解决、持续改进等多个环节。例如,数据质量计划需要明确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范围和方法;而数据质量评估则可以通过设置指标来衡量数据的各项属性是否达标。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通过定期审查和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数据质量管理流程。
再者,标准对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要求。在数据采集阶段,必须确保采集来源可靠,采集方法科学合理,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偏差。数据存储时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而在数据使用过程中,则需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工具,确保最终输出结果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数据质量责任主体的重要性。明确规定数据生产单位作为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有监督和指导下属机构开展数据质量工作的职责。同时,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需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公共数据的质量。为此,建议各单位设立专门的数据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数据质量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最后,为了促进标准的有效执行,标准还鼓励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数据质量管理。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控数据状态,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自动检测潜在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增强数据透明度和可信度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提升整体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DB54T 0426-2024公共数据 数据质量管理规范》为公共数据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高公共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