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莱菔子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莱菔子的规范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Radish Seed (DB 6543T 00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莱菔子栽培技术规程》DB 6543T 009-2024 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莱菔子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为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整地部分,标准要求种植区域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且排灌方便的土地。这主要是因为莱菔子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条件以确保根系发育良好,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具体操作上,需提前一年深耕土地,并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同时做好畦面平整工作。
其次关于播种环节,标准规定种子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通过晒种可以增强种子活力,而浸种则有助于打破休眠期,提高发芽率。一般建议采用温水浸泡种子6至8小时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此外,播种时间也非常重要,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但春季播种更有利于植株生长周期的控制。
再者,在田间管理方面,合理密植对于促进光合作用至关重要。标准指出,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株距约15厘米较为适宜。当幼苗长到5片真叶时要及时定苗,缺苗的地方应及时补种。另外,灌溉管理要根据天气状况灵活调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水分供给,而在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
最后,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就要立即采取措施。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等绿色防控手段优先考虑;化学药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配比,避免过量喷洒造成环境污染或药害问题。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全面掌握还需深入研读整个标准文件。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莱菔子栽培技术规程,从而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