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字乡村建设中基础信息的术语、定义、分类和编码规则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数字乡村建设相关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活动。
Title:Basic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Village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数字乡村建设基础信息规范》(DB4207T 305-2024)是湖北省鄂州市发布的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基础信息进行了系统规范,为推动乡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其中重要条文包括:
1. 信息采集范围:标准规定了信息采集应覆盖乡村人口、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活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六大类信息。这确保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 数据格式要求:标准明确了各类信息的数据格式、编码规则和存储方式。例如,乡村人口信息采用XML格式存储,资源环境信息使用JSON格式,并统一了编码规则。这有助于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交换。
3. 安全保障措施:标准提出了信息安全保护的具体要求,包括数据加密传输、访问权限控制、定期安全审计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篡改,保障数据安全。
4. 数据共享机制:标准建立了数据共享平台,规定了数据开放的范围、流程和责任主体。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5. 更新维护制度:标准明确了信息更新的时间周期、责任部门和质量评估指标。定期更新维护能够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6. 应用场景指导:标准提供了信息在智慧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示例。这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便于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7. 培训考核体系:标准建议建立信息采集人员的培训考核机制,确保采集人员具备专业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了信息采集的质量和效率。
8.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制定了数字乡村建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信息覆盖率、数据准确率、服务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这为评估建设成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9. 技术支持保障:标准要求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通过完善的后勤支持,保障了数字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10. 法规政策衔接:标准强调要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确保建设活动合法合规。这体现了依法治村的原则,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以上条文从不同角度对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信息进行了规范,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框架,为推动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