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寒小麦品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子质量要求、栽培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抗寒小麦品种的生产与管理。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old-resistant Wheat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抗寒小麦品种生产技术规程DB4114T 268-2024是河南省地方标准,对促进当地小麦种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该标准规定了抗寒小麦品种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技术要求。其中关于适期播种部分指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为最佳播种期”。这一规定基于多年试验数据,确保种子发芽率最高同时避免冬季低温冻害。
在田间管理章节中强调“拔节期追肥量占总施肥量50%-60%”。这是因为拔节期是决定穗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时充足养分供应能有效提高产量。同时建议氮磷钾配合施用,比例以2:1:1为宜。
病虫害防治部分明确要求“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释放天敌昆虫等生物措施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化学药剂选择上推荐高效低毒品种,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关于收获时机的确定,标准提出“当90%以上的麦穗变黄且籽粒水分降至13%左右时即可收获”。过早收获会导致千粒重下降,过晚则可能造成落粒损失。
这些条文充分考虑了河南地区气候特点及栽培习惯,为农民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各地可根据自身条件适当调整具体参数,但总体原则应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