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对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进行普查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质量控制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数字化普查工作。
Title:Laser Scanning for Urban Road and Associated Facilities Inventor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GPC 047-2025《激光扫描 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普查规程》中,相较于前版标准,新版本在“数据精度要求与点云数据处理流程”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对实际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围绕该条文的变化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旧版标准(假设为TCSGPC 047-2018)在数据精度方面主要采用统一的精度指标,如点云密度、坐标误差等,但未针对不同道路类型或设施类别做出差异化要求。而新版标准则引入了“按道路等级和设施类型分类设定精度”的概念,明确了不同类型道路及附属设施应达到的数据精度标准。
例如,在城市主干道上,激光扫描点云的点间距应控制在10厘米以内,而对于支路或非机动车道,则可适当放宽至20厘米甚至30厘米。对于路灯、交通信号灯、护栏等附属设施,也分别规定了不同的采集精度要求。这种差异化的标准设置,有助于提高数据利用效率,避免因过度采集导致资源浪费,同时也确保关键区域的数据质量。
其次,新版标准在点云数据处理流程中增加了“数据清洗与特征提取”环节,并明确要求在生成最终成果前必须完成该步骤。这与旧版仅强调“数据采集与存储”有明显区别。数据清洗包括去除噪声点、异常值处理、重叠区域合并等;特征提取则是通过算法识别道路边界、车道线、标高变化等关键信息。这些步骤的加入,提升了点云数据的可用性,为后续的道路建模、GIS系统集成和智能交通管理提供了更可靠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落实这一条文是关键。以某城市道路普查项目为例,项目团队需根据道路等级划分作业区域,并为每个区域配置相应的扫描设备和参数设置。同时,在数据处理阶段,应建立标准化的清洗流程,使用专业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并结合人工校验确保数据准确性。此外,还需制定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定期抽检各路段点云数据,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总体来看,TCSGPC 047-2025在数据精度和处理流程上的调整,体现了从“统一标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这对提升城市道路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应充分理解标准意图,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各项要求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