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营的服务要求、运营管理、设施设备、人员要求、安全与应急以及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实施公交化运营的道路客运服务。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Bus-like Operation of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7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65-2024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营服务规范》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营服务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对提升道路客运服务质量、促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公交化运营”的概念,即以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模式,在固定线路、固定站点上运行,为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道路客运形式。这一定义明确了公交化运营的服务性质和特点,有助于界定其与传统道路客运的区别。
二、基本要求
1. 运营主体应具备合法资质,从业人员需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 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
3. 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这些要求确保了运营主体的专业性和车辆的安全性,为乘客提供了可靠的服务保障。
三、运营服务
1. 线路设置应充分考虑客流需求,合理规划线路走向和站点布局。
2. 发车间隔应根据客流情况科学设定,高峰时段缩短间隔,平峰时段延长间隔。
3. 应公布线路信息,包括首末班时间、票价等,并保持信息更新。
以上规定旨在提高运营效率,满足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需求,同时保障乘客的知情权。
四、安全保障
1. 运营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 车辆应安装监控设备,实时记录行车过程。
3. 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也能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生命财产安全。
五、服务质量评价
1. 应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通过乘客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
2. 对评价结果较差的运营单位或线路,应责令整改并跟踪复查。
通过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乘客满意度,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总之,《DB22/T 3665-2024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营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道路客运公交化的运营管理,对于改善农村及偏远地区交通条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