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米易枇杷的产地环境、种苗要求、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米易县行政区域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易枇杷的生产。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ed Product - Miyi Loquat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4T21-2024《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米易枇杷种植技术规范》是四川省米易县为保护和提升米易枇杷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而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米易枇杷的种植地应位于海拔800至1300米之间,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在6.0到7.5之间。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米易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等因素对枇杷生长的影响。适宜的海拔高度能够保证枇杷获得足够的光照和温差,有利于糖分积累;而特定的土壤酸碱度则有助于根系吸收养分。
2. 栽植密度与方式
栽植密度建议为每亩种植40至60株,具体取决于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状况。采用“品”字形或矩形配置模式进行栽植,目的是为了确保每株枇杷树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空间生长。合理的栽植密度不仅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3. 施肥管理
施肥原则强调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提倡施用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年至少施用一次基肥,在秋季果实采收后进行,以促进树体恢复和花芽分化。追肥则需根据生长阶段适时适量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适当增加钾肥用量可以改善果实品质。
4.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合理修剪、清洁田园等方法来控制病虫害发生。化学农药使用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于主要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以及主要虫害如蚜虫、介壳虫等,应采取物理防治(如黄板诱杀)、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5. 果实采收
果实成熟度是决定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指出,当果实着色达到70%以上且风味浓郁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宜选在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避免雨天操作以防果实损伤。采摘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同时注意保持果柄完整,以便延长保鲜期。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规范,可以有效保障米易枇杷的独特品质,维护其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产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