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急诊诊疗的基本原则、流程、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急诊诊疗中的操作和管理。
Title:Ger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mergenc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ITS 163-2024《老年心肺复苏急诊诊疗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即对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过程中高级气道管理策略的调整。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更加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并细化了不同情况下气管插管和无创通气的适用场景。
以7.2节“高级气道建立”为例,在旧版中,对于所有需要高级气道支持的老年患者,均推荐尽早实施气管插管。然而,TCITS 163-2024对此进行了修订,提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灵活选择气管插管或无创正压通气(NIPPV)。具体而言,当老年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但尚能维持自主呼吸时,可优先考虑使用NIPPV;而当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呕吐风险高或需要深度镇静等情况,则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
这一变化基于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NIPPV能够有效改善部分老年患者的氧合状态,减少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在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NIPPV效果不佳或病情恶化,应立即转换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一标准,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评估流程和技术操作要点。例如,在决定采用哪种高级气道管理方式前,应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当前生理指标等多个因素,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做出最终决策。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回顾病例资料,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