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菜单胚种子丸化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储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甜菜种子丸化加工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ating Processing of Sugar Beet Single Embryo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746—2024《甜菜单胚种子丸化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甜菜单胚种子的丸化加工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甜菜单胚种子丸化”是指通过特定工艺将甜菜单胚种子包裹上一层或多层材料,形成具有一定规格和性能的丸化种子的过程。这一定义为整个标准奠定了基础,明确了丸化种子的基本概念。
其次,在加工原料与设备章节中,标准要求选用符合GB/T 19815规定的优质包衣剂以及达到GB/T 3543.1-3543.7标准的甜菜单胚种子作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工设备需满足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并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原材料质量和生产设备的重要性,是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
再者,在加工工艺流程里,标准详细规定了包括种子预处理、包衣剂配制、丸化操作及干燥等步骤的具体要求。例如,在种子预处理阶段,必须对种子进行筛选分级,去除杂质和不合格品;而在包衣剂配制时,则需要严格按照比例混合各种成分,并充分搅拌均匀。这些细致的规定有助于提高丸化种子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此外,关于质量控制与检验部分,标准提出了多项检测指标,如丸化种子的外观、重量、发芽率、水分含量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其中特别强调了发芽试验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且结果应符合GB/T 3543.6的规定。这不仅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为后续使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最后,在包装贮运环节,标准建议采用防潮、防虫的包装材料,并注明生产日期、批号等相关信息。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剧烈震动和暴晒,储存环境则要保持通风干燥。这样可以有效延长丸化种子的保质期,减少因不当保存而导致的质量下降问题。
综上所述,《甜菜单胚种子丸化加工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做出明确规定,为甜菜单胚种子丸化加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