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发育期自动观测的术语和定义、观测原理、设备要求、安装与调试、数据采集与处理、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自动化技术进行马铃薯发育期观测的相关科研、生产及服务活动。
Title:Potato Development Stage Automatic Ob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033--2024 马铃薯发育期自动观测技术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马铃薯生长发育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重点解读第一条“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发育期自动观测的术语和定义、设备要求、安装布设、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宁夏地区马铃薯种植区发育期的自动化观测工作。这一条款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和适用范围,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指导依据。
再看第六条“设备要求”:规定了传感器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且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例如温度传感器精度应在±0.5℃以内,湿度传感器精度不低于±3%RH。这确保了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数据偏差。
接着分析第八条“安装布设”:要求观测点需选择在代表性地块内,距离作物边缘不少于1米,且周围无遮挡物影响光照和通风。传感器的高度一般设置为离地0.5米至1.5米之间。这样的布局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马铃薯实际生长环境状况。
第十二条“数据采集频率”指出,温度、湿度等常规气象因子每分钟记录一次;土壤水分含量则建议每小时更新一次。这样既能保证数据连续性又不会造成存储空间浪费。对于异常天气情况如暴雨或极端高温时还需增加采样密度以捕捉更多细节信息。
最后谈谈第十五条“质量控制措施”,强调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对比人工观测结果并及时修正误差;同时建立完整的原始资料档案以便日后查阅验证。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整个观测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可信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DB64/T 2033--2024》不仅涵盖了从硬件配置到软件管理全流程的技术要求,还特别注重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对于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