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糯玉米品种临黑糯1号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种植环境、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临黑糯1号鲜食糯玉米的生产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resh Eating Glutinous Corn Variety Lin Hei Nuo 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鲜食糯玉米品种临黑糯1号栽培技术规程》(DB5309T 76-2024)是云南省临沧市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临黑糯1号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期
标准规定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这一时间段符合当地气候特点,既避免了早春低温影响种子发芽,又防止了夏季高温导致植株早衰。适宜的播种期为保证全苗壮苗奠定了基础。
二、种植密度
要求每亩种植3500-4000株。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确保个体植株获得足够的光照和养分。过密会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过稀则会降低单位面积产量。
三、肥水管理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2500公斤,配施复合肥50公斤。追肥分两次进行,拔节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25公斤。水分管理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0%-80%之间。科学的肥水管理可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玉米螟、大小斑病等病虫害。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播种前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生长期注意田间清洁,及时清除病残体。药剂防治应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浓度和次数施药。
五、采收标准
当籽粒乳线达到1/2-2/3时即可采收。此时籽粒饱满,口感最佳。过早采收会影响品质,过晚则会使籽粒变硬,失去鲜食价值。准确把握采收时机对于提升产品竞争力至关重要。
六、收获后处理
收获后应尽快进行预冷处理,将温度降至4℃以下,并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分级包装。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冷链不断链,确保产品新鲜度。合理的采后处理措施能够延长保鲜期,减少损耗。
以上条文从播种到采收后的全过程对临黑糯1号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规范,为生产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严格遵循这些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种植效益,保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