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梅杏嫁接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辽梅杏的嫁接繁育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aomei Apricot Grafting and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4065-2024《辽梅杏嫁接繁育技术规程》是由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辽梅杏的嫁接繁育过程,提高苗木质量,促进辽梅杏产业的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苗木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用于嫁接的砧木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实生苗。砧木直径应在0.8cm以上,高度不低于30cm。在嫁接前,需要对砧木进行修剪,保留顶端1-2个芽眼,以利于愈合和新梢生长。
2. 嫁接时间与方法
推荐的嫁接时间为每年的春季(3月至4月)或秋季(9月至10月)。嫁接方法主要采用芽接法,具体操作包括削芽片、切砧木、插入芽片、绑扎等步骤。标准强调,芽片与砧木的形成层要对齐,确保嫁接部位紧密接触,以促进愈合。
3. 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及时检查嫁接部位的愈合情况。若发现接口处有裂开现象,应及时补接。同时,要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在新梢长至10cm左右时,进行第一次摘心,以促进分枝。全年可进行2-3次摘心。
4. 病虫害防治
标准特别强调了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建议定期巡查苗圃,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高效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确保苗木质量安全。
5. 苗木出圃标准
合格的辽梅杏苗木应具备以下特征:高度不低于40cm,茎粗不低于0.8cm,主根长度不少于20cm,侧根数量不少于8条,且无明显机械损伤和病虫害。苗木出圃前需经过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圃销售。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辽梅杏苗木的质量,为后续的栽培和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21/T 4065-2024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