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屠宰过程中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关键控制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生猪屠宰企业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Control of Pig Slaugh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4063-2024生猪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保障生猪屠宰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原料接收与检验
标准明确要求在原料接收阶段,应对每批次生猪进行严格的入场检查。这包括但不限于对生猪来源、健康状况以及运输工具的卫生条件进行核查。对于健康状况的评估尤为重要,需确保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或异常行为表现。此外,还应记录详细的入场信息,如时间、数量及来源地等,以便后续追溯。
屠宰前静养
规定指出,在屠宰前应当让生猪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通常不少于12小时),以减少应激反应。这一措施有助于保持肉品质量,并降低因紧张而导致的血液流失过多等问题。同时,静养期间还需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比如温度控制在5℃至25℃之间,湿度适中,通风良好。
屠宰操作流程
在屠宰环节,标准强调了流水线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交叉污染。特别注意的是,在放血过程中要保证刀具锋利且消毒彻底,防止细菌感染;胴体修整时则需仔细去除淋巴结、病变组织等不安全成分。
检验检疫
本部分详细描述了从预冷到最终产品包装全过程中的检验项目和方法。例如,在冷却后需要检测胴体重、皮下脂肪厚度等物理特性,同时抽取样本送实验室分析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等化学指标。另外,还必须执行微生物学检测,以确认是否存在致病菌超标的情况。
记录保存
最后,关于记录管理方面,标准提出所有相关活动都应有完整准确的文档记载,并至少保留两年以上。这些资料不仅能够帮助追溯问题源头,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接受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DB21/T 4063-2024》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链条,为提高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的整体水平提供了科学指导。严格执行此标准将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