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医药行业节水型企业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医药行业的节水型企业评价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Water-Saving Enterprises Evaluation - Part 4: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6021.4-2024《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第4部分:医药行业》是河北省针对医药行业节水型企业评价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关键指标和要求出发,对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一、基本要求
1. 管理体系建设
标准明确指出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节水管理体系,包括成立专门的节水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节水工作。同时要求制定节水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中,确保节水措施与生产经营活动同步推进。
2. 计量设施配置
医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配备准确可靠的用水计量装置,覆盖所有主要用水环节。对于重点用水设备如冷却塔、纯化水制备系统等,还需设置独立的计量点,以便于精确统计各部分用水量,为后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二、技术指标
1. 单位产品取水量
根据不同类别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设定了具体的单位产品取水量限值。例如,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的单位产品取水量不应超过某一数值(具体数值略)。这一指标旨在推动企业通过工艺改进和技术升级降低水资源消耗。
2. 重复利用率
要求企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特别是对于循环冷却水、洗涤用水等可以重复使用的水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最大化利用。标准还鼓励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 非常规水源使用量
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作为补充水源。具体而言,规定了非常规水源在总用水量中的占比目标,以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配。
三、节水效果评估
1. 节水效益分析
在进行节水型企业评价时,需对企业的节水成效进行全面分析。这包括但不限于:实际节水量、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具体成果。通过量化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反映企业在节水方面的努力程度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持续改进机制
强调企业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与外部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检查节水工作的执行情况。此外,还应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进步及时调整节水策略,保持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第4部分:医药行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只有不断强化节水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并积极实践创新方案,才能真正成为符合标准要求的节水型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