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椹菌核病的防控技术,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药剂使用和综合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从事桑树种植及桑椹生产的农户、企业及相关技术人员。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Mulberry Berry Sclerotinia Rot DB13/T 601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6019-2024 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桑椹菌核病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桑椹菌核病”的概念,即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桑树果实。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防控原则: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要求在种植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
3. 农业防治:这部分内容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改良土壤条件、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方式来增强桑树自身的抗病能力。例如,建议使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并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4. 物理防治:介绍了利用紫外线灯、热处理等物理方法对病原菌进行杀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参数。这些方法简单有效,适合在小规模生产中应用。
5. 化学防治:明确了不同阶段使用农药的最佳时机以及推荐使用的药剂种类。特别指出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配比用药,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6.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要求建立完善的田间监测网络,定期检查桑园内是否有病害迹象,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一旦发现病情,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扩散。
7. 培训与指导:最后还提到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工作,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上述各项防控措施。只有当所有参与者都具备足够的知识时,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病害管理。
以上就是对《DB13/T 6019-2024 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