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高原地区青贮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High-altitude Silage Corn Full-process Mechanize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107-2024 高原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高原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标准。这项标准从种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旨在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首先,在播种环节,标准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深度以及播种量。例如,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播种深度通常为3至5厘米,播种量则要依据种子的质量和土壤肥力情况来调整,以确保出苗率和植株密度。
其次,在田间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地块的养分状况施加适量的氮、磷、钾肥料。此外,还提出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以及适时喷洒生物农药等方法,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再者,在收获阶段,标准明确了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时期。一般情况下,当玉米籽粒达到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的青贮料需及时切碎并装填入窖,压实密封,避免空气进入导致腐烂变质。同时,对于机械的选择也有具体要求,如选用适合高原地形的专用收割机,并定期维护保养以保证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在安全操作方面,标准特别指出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总之,《DB5133T 107-2024 高原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为高原地区开展高效、环保型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青贮玉米的整体品质,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