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短期育肥的场地要求、育肥前准备、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及出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开展的牦牛短期育肥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hort-term Yak Fatt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102-2024《牦牛短期育肥技术规范》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发布的关于牦牛短期育肥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为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牦牛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选择健康无病、体重在200公斤以上的成年牦牛作为育肥对象。同时,需对牦牛进行全面体检,确保其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此外,育肥前应让牦牛适应圈养环境至少一周,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优质牧草。
二、饲料配比与营养供给
牦牛短期育肥期间,日粮结构需合理搭配精料与粗料。推荐精料占比为40%-50%,主要成分包括玉米、豆粕等,粗料则以青干草为主。每日每头牦牛的饲料量应控制在6-8公斤之间,其中精料不超过3.5公斤。此外,还需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以满足牦牛生长需求。
三、饲养管理措施
标准强调实行分群饲养,将体重相近的牦牛归为同一群体。每日喂食两次,分别安排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左右。饲料投喂时要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则,即先喂粗料再喂精料。同时,定期清理牛舍,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疾病传播。另外,每天需观察牦牛的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四、疾病防控与健康管理
牦牛短期育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定期驱虫,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体内体外驱虫。对于圈舍内的粪便,要及时收集并集中处理,避免成为病原滋生地。此外,还应注意观察牦牛是否有腹泻、咳嗽等症状,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隔离治疗。
以上内容是DB5133T 102-2024《牦牛短期育肥技术规范》中的核心要点解析,希望对从事牦牛养殖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